一、指南导读
2022年,《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瘤种篇》重磅发布,作为中国首部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填补了国内肿瘤整合诊疗领域的空白。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治水平,推动多学科协作发展,第二版《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瘤种篇》已于2024年11月重磅发布,基于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循证医学证据,融入个性化诊疗策略,力求为肿瘤诊治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指导。
本文就2025版指南胆囊癌(GBC)部分关键更新内容加以梳理。
二、指南框架
三、指南更新亮点
本次更新引入3篇中国近两年在国外和国内发表文献;纳入中国证据达37.2%,并引用HIO杂志发表的文章1篇;引入4篇NCCN及ESMO最新成果。
(一)新增经腹腔镜、机器人等腔镜外科GBC切除术临床适用指征
限于GBC腔镜手术存在胆汁外溢、癌细胞扩散等导致预后恶化的潜在风险,以及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等高级别研究证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NCCN Guidelines®) -肝胆肿瘤指南2022.V4 版以及日本肝胆胰外科学会指南第2版将腔镜GBC切除术视为手术禁忌证。
NCCN -肝胆肿瘤指南2024.v3版仍然认为,腔镜外科在GBC治疗中的作用“仅限于肿瘤切除前进行腹腔探查和分期,以识别术前放射学检查难以发现的隐匿性腹腔内弥漫转移GBC,及避免对晚期不可切除患者实施开放手术”。
(二)更新意外GBC治疗策略
(1)意外GBC定义
意外GBC定义应仅限于Tis、T1、T2期等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并且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亦无异常者。对术后病理诊断为T3期、而临床诊断描述为“意外GBC”者,应定义为疾病误诊。
(2)手术策略
● 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腺瘤血供丰富且基底部生长范围已至肌层、无法排除T2期GBC者,手术方案即应按照肿瘤外科学原则执行,术中采取肝楔形切除入路以保持胆囊完整性、避免暴露潜在肿瘤,切除标本需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 对影像学提示病灶区域较大、血供丰富的胆囊腺肌症,手术时也应参照上述原则实施,以最大程度避免GBC漏诊。
(3)腹腔镜切除意外GBC
虽有报道再次根治性术联合Trocar窦道切除有助于延长DFS,但更多回顾性证据表明,与未联合窦道部位切除术人群相,联合Trocar窦道切除人群未见总体或无复发生存优势。因此,本指南认为,当基于以下情况时,可不常规进行Trocar窦道切除术:
● 符合意外GBC严格定义(病理分期为Tis、T1、T2期);
● 术中未发生胆囊破溃、胆汁外溢;
● 使用标本袋自腹腔内取出胆囊标本。
向下滑动查看
(三)新增GBC靶向治疗方案
(1)德曲妥珠单抗
对于携带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肿瘤组织免疫组化评分3+)、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BC患者来说,基于HERB试验结果:
德曲妥珠单抗5.4mg/kg.体重/次,静脉输注,每3周1次,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药物毒性反应。
(2)索凡替尼
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神经内分泌型GBC患者来说,基于SANET-ep Ⅲ期试验结果:
索凡替尼300mg/次,1次/日,口服,饭后1小时服用,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药物毒性反应。
向下滑动查看
(四)新增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B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方案
向下滑动查看
(五)新增癌症相关性疲乏治疗策略
向下滑动查看
四、编委介绍
(一)主编简介
(二)编委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