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
3月1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梁廷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特聘研究员、沈艺南博士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主刊全文发表了关于复诺健溶瘤病毒VG161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有望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提供更安全、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VG161是复诺健自主研发的一款溶瘤病毒产品,对复发性肝癌展现出突破性疗效。我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溶瘤病毒领域使用复诺健产品并开展临床合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特聘研究员、沈艺南博士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VG161作为三线药物治疗肝癌客观缓解率达到17.65%,实现了重要突破。该数据也是此次《Nature》发表的核心数据。”沈艺南认为,溶瘤病毒疗法的转化,将能惠及更多患者。
3月20日,记者从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的复诺健生物公司了解到,目前,VG161已在国内外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基于其在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上初步展现出的积极疗效,已于2024年9月获得中国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疗法的品种认定。
据介绍,目前,晚期肝细胞癌领域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但从本研究项目关键数据展现临床获益潜力上来看,VG161的疗效积极、安全性良好。疗效显著,生存期明显延长,安全性优异,长期治疗可行。
复诺健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贾为国表示:“VG161在晚期没有标准治疗手段的病人上的疗效,使得晚期肝癌的生存时间相比过去延长了一倍,在三分之二的病人身上延长了两倍。晚期肝癌是没有药物可治的,我们克服了晚期肝癌的耐药性、难治性,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溶瘤病毒治疗方法的主要机理是,溶瘤病毒将普通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后,形成对肿瘤的靶向性。“这就好比给肿瘤加上了一个‘标签’,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去识别肿瘤。这样就把人体内原有的抗病毒的免疫能力转化为针对肿瘤的免疫能力而对肿瘤加以攻击。大家说‘以毒攻毒’,其实我们是将肿瘤‘伪装’成病毒的样子,使得它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认识,从而攻击它们。”贾为国解释道。
据介绍,经过10年的研发迭代,VG161溶瘤病毒产品以其独特的抗肿瘤机制、显著的杀伤效率、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热点。
“我们的产品的下一步是进入关键性临床研究,对更多的晚期肝癌病人样本进行研究。如果能够证实目前的研究结果,有望获得有条件批准而进入市场,给广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可能。”贾为国说。
贾为国表示,目前,全球已获批4款溶瘤病毒产品,国内仅有1款上市,溶瘤病毒治疗领域尚处于蓝海。“复诺健目前针对的是晚期肝癌,我们的目标是把溶瘤病毒疗法扩大到各种难治的、复发的肿瘤治疗。在肝内胆管癌、胰腺癌等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好的苗头,希望尽快把它带给所有肿瘤患者,给他们带来希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